112岁仙逝,不吃补品不运动,“拼音之父”周有光的长寿秘诀有3点
更新时间:2025-08-07 11:11 浏览量:1
编辑:LY
“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历史进退,匹夫有责。”
他是“汉语拼音之父”,十大国家脊梁之一。
经历了112年的漫长岁月,让他为历史添上了浓抹的一笔。
“上帝太忙,将我遗忘。”
不吃补品、不运动,让他成为了“长寿专家”。
究竟是怎样的长寿秘诀,让他活了如此之久呢?
周有光度过了晚清、北洋、民国和新中国四个时期。
出生于晚清的他,虽然生不逢时,但对知识可是向往无比。
1906年他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学时受良师的影响,让他对新事物的接触有很大的帮助。
当时学校一直提倡用国语、白话文来授课。
受时期的影响,没从时代转变的老师,还是一直使用方言和古文来讲课。
但有一位老师吴山秀的想法十分新颖,他大力提倡白话文,周有光也受益良多。
1923年出于对事物的好奇,他考入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开始主修经济。
之后也是参加了金融的工作,在银行任职,还被派遣到美国进行读书学习。
周有光还在回忆中提及到,爱因斯坦因为无聊,还常常来到住处找他聊天。
他不仅对金融感兴趣,对于文字也是颇有感觉。
以至于还没成为金融界的佼佼者就转行了。
1954年,因为周有光之前就对欧洲的字母有很大的研究,发表过相应的论文和书籍。
他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邀请担任汉语拼音方案委员。
1955年,他前往北京参加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他提出的汉语拼音三原则(拉丁化、口语化和音素化),得到了文字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
1958年,在千辛万苦的工作整合之下,汉语拼音成为了全国小学的必修课之一。
周有光也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成为了国家的栋梁。
不仅在学术上有造诣,生活上周有光也是“长寿专家”。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对于“汉语拼音之父”的美誉,周有光也是非常不认可的。
他觉得文字上的改革,并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也是他的长寿秘诀之一。
在生活上,周有光也是毫不在乎是否吃得好、穿得好和住得好。
他的家并不大,很难看出这是国家栋梁的住所。
房间十分阴暗,他说这样显得窗户格外明亮。
书桌摇摇晃晃高低不平,他说这是自己伏案学习太勤快。
卧室是就是厨房,饮食方便,可以缩减耽误学习专研的时间。
没有电话,要联系就出门半里打公共电话,顺便当做散步。
宇宙是他的屋顶,田野是他的花房,这样看出周有光的心态是十分敞亮的。
不管生活怎样活的舒心舒服就行,既不强迫自己,也不苟求他人。
除了有一颗良好的心态,规律生活也是非常的重要。
周有光的作息十分严格,他遵从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入睡。
这样规律的作息是健康的基础,不熬夜、不赖床。
在饮食上的他也是十分规律,每餐必须清淡,绿叶菜、粗粮多吃。
不暴饮暴食,也从来不吃补品,他认为病从口入,多食、乱食对健康没什么帮助。
不仅如此,他和妻子也是恩爱有加,每天两次碰杯。
早上一杯红茶,下午一杯咖啡,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也寻得了一丝浪漫。
看似简单的生活,但长期的坚持,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良好的心态、规律的生活是他长寿秘诀的第一环。
除了生活上的好的习惯,学习也是他的长寿秘诀。
“活到老,学到老。”
从出生开始,周有光就开始了学习,经济、语言都是他的最爱。
即使在时代洪流中,他也未放弃学习。
不少人都听过老师讲过的话,脑袋和机械一样,长时间不使用就会生锈。
凭借着早期的学习,以至于他在百岁时,大脑还可以正常运作。
有着高效的思维,在2010年后周有光还出过三本书。
不仅每天坚持学习,周有光还对新闻八卦也感兴趣,他的朋友除了同龄人之外还有小朋友。
他的孙女也就经常调侃他“半途而废”、“半路出家”两个半圆就是个0。
周有光认为孙女说的不错,一切都要从0开始。
毕竟再给自己100年也吸收不完世界上的知识。
106岁的他,对电脑也产生了好奇,从0开始学习电脑。
不仅学会了使用,还创建了自己的博客,成为了最早的“网民”。
思考和专研加上学无止境,这也是他长寿秘诀的第二环。
除了自己的事业和学习,他的感情也十分纯粹。
1933年4月,周有光和张允和结婚,携手度过了将近70年的风雨。
两人不离不弃、相濡以沫,是彼此生命中重要的精神寄托。
在家庭中,他不过生日、不过节。
认为没有必要为了让孩子,为了这种不必要的节日东奔西走。
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花在自己身上,这样让他的孩子对其二位也十分孝顺。
至于遗产,周有光也并未立下,他认为遗产会导致家中感情破裂。
一家人的和睦是难能可贵的,这也让他的家庭也充满这温馨。
家庭幸福安康,这也是他的长寿秘诀的最后一环
2002年,妻子张允和离世,是对他的绝对打击。
早晚的两次碰杯,和精神寄托的离开了他。
他改变了自己的作息,不再喝茶不再进入卧室。
为了整理妻子的遗著《昆曲日记》,他将两举杯之地换成了沙发,每夜都在上面入睡。
将遗著整理完之后,他也从悲痛走走出,积极生活。
直到2015年儿子的去世,再次给他带来打击。
2017年,他也迎来的生命的最后时刻,过完了112岁的生日,离开了人世。
不少人认为,长寿的秘诀是基因的遗传。
但没有乐观的心态、规律的作息和家人的精神寄托,有着强大的基因也无可厚非。
结语:
长寿之道就在其中,希望大家也要有良好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
就算没有强大的基因,也要健健康康的享受着短暂的人生旅途。
对于周有光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周有光
著名学者周有光今日迎来110岁生日 口述四十万字话沧桑 来源:北京日报 2015-1-13
见字如晤|周有光:“我的功德还不圆满” 扬子晚报2022-11-14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