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台、民企唱戏”!青岛创新举措助力民企融链固链建链
更新时间:2025-04-03 10:07 浏览量:7
■青岛推动民营企业与全市产业规划、重要活动及链主企业需求相融合,引入创投基金和国企战投机构
常态化对接:助力民企融链固链建链
日前,在2025青岛市“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启动仪式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对接会上,青岛本土民营企业和外地民营企业同台推介,面对面畅谈合作需求,收到良好效果。这种“政府搭台、民企唱戏”的模式,是青岛从去年开始探索的一项创新举措。
向全国企业发出邀约,为产业链上下游搭建对接交流的桥梁。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青岛共举办20场产业链专场对接会,编制17篇重点产业链图谱,27家链主企业发布314项合作需求,吸引1125家优质中小企业参会交流,其中外地企业546家。
今年,青岛围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推动常态化行动与全市产业规划、重要活动及链主企业需求相融合,并引入创投基金和国企战投机构,实现要素资源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让民营企业发展更有信心、更加安心。
民企抢占新赛道
在殷墟博物馆,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再现·大邑商》数智沉浸文化艺术体验项目,让数千年前的历史活了起来;在智慧停车领域,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大模型算法能力融入慧停车App,可基于车主停车需求,以AI智能语音交互形式,推荐目的地停车场,实现泊位级路线导航;在物业服务领域,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社区服务大模型,解决服务效率低、响应滞后、资源分散等传统社区痛点……
这些人工智能新场景的不断涌现,勾勒出青岛民营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图景。当前,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了极视角、以萨技术、灵犀科技、文达通等一批民营企业,聚焦工业制造、智能家电、医疗健康、公共交通等垂直领域,形成多个“人工智能+”示范场景。
此次对接会为民营企业带来更多资源对接机会,其中金东数创、松立股份分别围绕文化IP数字化、城市级静态交通治理发布合作需求。
金东数创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创意体验全产链服务商,广泛服务于文旅文博、体验展馆、安全科普、数字海洋等众多领域,致力于开发数字科技、文化创意、沉浸体验及各类展览展示项目。“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正在推进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作开发海洋文化、海洋IP。希望城市开放更多的应用场景,让我们在文化IP数字化方面有更多的建树和更好的作品落地。”金东数创副总裁何俊颐介绍。
松立股份是全国领先的智慧场景综合运营与技术服务商,近期推出“云衢九章”静态大交通大模型,探索自动驾驶、一键接驾、城市大交通智能决策等业务场景。“松立股份通过高位相机等感知采集设备对停车场进行管理,同时监测道路车流数据,基于大模型推理运算能力来生成城市交通治理的综合解决方案。”松立股份品牌部总监崔道安表示,“期待通过对接会寻找青岛本地供应商,共同致力于推进青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重构产业招引方式
以“耐心资本”促招商引资,以场景开放促产业发展,则是青岛举办融链固链建链常态化对接会的另一层用意。
远道而来的浙江斯乾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具有代表性。斯乾智驾针对重载物流行业的无人驾驶技术进行产品化和商业化,业务包括核心智驾算法、软件数据平台、线控底盘、智能机器人等,在全球及中国港口无人驾驶车辆领域市场份额第一,获得字节跳动、广发信德等6轮融资。这家港口无人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借助对接会发布了新一轮融资计划,拟募资3亿元,企业投前估值达到25亿元。
近年来,青岛以产业基金为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推动新兴产业培育从“给政策”转向“给机会”。以会上做推介的青岛海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例,通过投资布局为青岛引进了苍穹数码、数字金服、爱回收、石头汽车等一批现代金融和数字经济主导产业领域的国内头部企业。
场景也是促进民营企业新技术、新模式落地的一道关键门槛。
如果没有场景,无人驾驶技术就无法落地,而这正是青岛的独特优势所在。青岛港是全国原油、天然橡胶、棉花、纸浆、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口岸,在干散货、件杂货自动化领域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斯乾智驾在此之前已与青岛港深度合作,助力青岛港首创了全流程自动化件杂货纸浆码头。
专注元宇宙行业技术应用的上海凝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同样看中了青岛的场景。凝丰智能以视觉定位为核心技术,研发软硬一体的闭环解决方案,在文娱、工业、教育等领域有诸多应用案例。凝丰智能事业部总监贾尧夏告诉记者:“此次参会,我们感受到青岛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视,希望青岛能够帮助企业对接更多产业资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青岛日报2025年4月3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