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蔚县八百村堡八百戏楼第一百四十二集-白草村

更新时间:2025-07-30 22:56  浏览量:1

蔚县的白草村始建于辽初,历史悠久,当时起名为小堡。明永乐年间,杨姓人家从洪洞大槐树迁入,因羊吃百草寓意吉祥,并且有利于畜牧发展,便将村民改为白草村,后来逐渐讹传为白草村。

明末清初,为抵御匪患,村民开始修筑古堡。白草村堡的建设逐渐完善,成为村民们安全生活的堡垒。它在这里默默的见证了这个村庄的繁荣与发展到衰败。

白草村的建筑是北方堡寨文化的典型代表。全村以古堡为核心,堡墙由黄土夯筑,南墙正中设堡门,门眉阳刻白草村。堡门楼上并设置关帝庙与文昌阁,它兼具了防御与祈福功能。

堡内民居多为明清风格的四合院,大门或为砖雕,小门或为三檩广亮式,正房多为四檩卷,棚顶影壁,砖雕细腻,尽显北方民居的质朴与精巧。现在堡内已无村民居住。

堡内北面的真武庙是最显赫的建筑,它坐落在四级渐高的砖砌台阶上,是清代早期建筑风格。庙宇布局错落有致,由前殿、后殿及配殿组成。这是我在蔚县境内看到的规模最大的真武庙。真武庙后殿内地面有一巨大洞穴,传说可以到达真武庙的地宫。一个不起眼的洞穴为这座真武庙增添了很多神秘色彩。

真武庙广场上的古戏楼与之相对,单檐卷棚顶搭配鼓形石柱为基,这里曾是村民们节庆娱乐的核心场所。

堡内一条南北主街贯穿堡心,六条东西小巷与之交错,整体呈王字形。这种结构既保证通行畅顺,又有利于防御时快速调度。

如今古堡早已不复往日的喧嚣,这里斑驳的墙垣、肃穆的庙宇与残破的明清街巷建筑,向来到这里的人们诉说着白草村数百年来的岁月沧桑。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