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文化“寻保传”】华阴市武旗营古戏楼的文化密码

更新时间:2025-03-26 16:37  浏览量:27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武旗营戏楼位于华阴市罗敷镇武旗营村,戏楼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重修于清光绪二十五年,是华阴市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戏楼,对于研究关中东部建筑风格、民风民俗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18年,武旗营戏楼被确认为陕西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寻保传”活动,要做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踏勘,更是对文化基因的溯源。

3月24日,华阴市人民检察院干警穿过蜿蜒的乡间小道,前去寻访古戏楼修缮前后的故事。

古戏楼修缮前

戏楼的木质结构、梁柱彩绘,每一处细节都印证着关中农耕文明与戏曲艺术的交融。几年前,该院在寻访中发现,武旗营戏楼地基下陷,背面墙体坍塌,戏台东南角台面塌陷,楼顶砖瓦松动脱落,顶部横梁木椽破损风化,前檐额枋上的木制雕花风化严重,戏楼的文物保护碑被涂抹乱画,文物本体损坏严重,甚至存在公共安全隐患。对此,该院迅速收集相关材料,固定证据,经协调沟通后,向相关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保护文物安全。

收到建议后,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多次向省市请示汇报,陕西省文物局批复了武旗营戏楼的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该戏楼修缮工程已完工,整个戏楼的地基垫高,台柱加固,后台背墙重新修筑,损坏的砖瓦和顶部木椽均已更换,前檐的雕花和楼角均已修缮,仿若重现曾经的风采。

古戏楼修缮后

文化保护的前提是认知与敬畏,只有真正读懂一方水土的精神密码,才能唤醒守护的自觉。此次将走访与“回头看”相结合,既关注戏楼的建筑安全,更注重将检察监督履职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度融合。

下一步,该院将以此次寻访为契机,持续开展文化“寻保传“活动,会同相关部门和辖区镇办,完善相关机制,凝聚保护合力,为华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编辑:李珍

审核:冯筱

往期精彩回顾

习思“检”悟促提升,担当作为谱新篇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文化“寻保传”】寻访文化遗产 文明薪火相传

渭南市人民检察院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