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演员战士强:13岁出道,18岁走红,21岁时因贪污入狱,如今怎样了

更新时间:2025-07-29 02:37  浏览量:1

说起战士强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谁啊?”可如果说他就是《十六岁的花季》里那个吊儿郎当、笑起来一脸坏水的韩小乐,是不是一下子就回忆起那年电视机前的时光了?

1989年,这部青春剧火遍全国,战士强凭这个角色火得发烫——那年他才17岁,正是年少肆意的年纪。可惜,戏里叛逆搞笑,戏外却真摊上了事儿。

没过几年,他居然因为经济问题锒铛入狱,成了“最短命的青春偶像”之一。一时间,从镁光灯下跌入囹圄,从明星到囚徒,速度快得像是电视剧里的情节反转。

可人生不是一场戏,说翻篇就能翻篇。30多年过去了,这位“韩小乐”,如今在干嘛?他有没有被时间吞没?还是另辟蹊径,活成了另一种模样?

战士强,生活在一个演艺之家。他的爸爸战车,是一位专门从事儿童剧目拍摄的导演、配音;他的妈妈,是上世纪上海滩家喻户晓的儿童剧演员顾帼一。

上个世纪上美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片,它们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的幕后配音都有战士强爸爸的身影。

八九十年代,我们引进、译制了很多优秀的外国动画片。震撼了几代人的科幻大ip《变形金刚》的配音工作就是由战士强的父母负责的。

生在这样的艺术家庭,小孩刚学会走路,台词已经背得滚瓜烂熟。1972年,战士强出生,他是家中次子,但从小就受家庭熏陶对文艺颇感兴趣。

那个时候的上海“艺术氛围浓厚”,换句话说,家里书多、人多、戏也多。这不,《济公》拍摄的时候战士强就“近水楼台”得到了一个机会。

演啥?演一个个哑巴孩子“珠儿”。没有一句台词,全靠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可他偏偏演得滴水不漏,虽然只是客串几场戏,可连老戏骨都说这娃“有点灵气”。

那是1985年,战士强才13岁。这年纪,别的小孩还在晨读,他已经背着道具箱子在剧组混饭吃了;还跟着剧组逛遍了天台上,得到了一幅大师的墨迹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四年后,1989年,命运终于“赏脸”。那一年,央视和上海合拍一部12集的校园剧,名字叫《十六岁的花季》。

说是校园剧,其实更像是青春版《围城》,一群小孩演自己把当时的青少年心事抖了个底朝天。剧组为选演员发了个豆腐块大的广告,结果有3000多人来试镜。

其中一个角色“韩小乐”却怎么都找不到中意的人选,眼看第二天就要开机了,导演实在急了,跟朋友聊天的时候都唉声叹气地不忘这件事。

这个朋友是谁呢?就是战士强的爸爸。因为导演夫妇也是常年专注于儿童剧,又同在上海,所以和战车夫妻俩还挺熟的。

战车一听,一拍大腿,“巧了不是,我的二儿子年纪、外貌都合适!”第二天,战士强就去剧组见组了,果不其然当场就被留下来了。

这“临时顶班”的角色,一演就是全国观众的“同桌”。战士强当时17岁,长得不算出众,但笑起来贼有亲切感,演起那种调皮但仗义的男生,简直就像他本人。

韩小乐这个角色为什么不好演呢?因为演员很难把握那个“度”:演过了,就变成了讨人厌的小坏蛋;太收了,就是一枚平平无奇的捣蛋鬼。

战士强的表演妙就妙在恰到好处,分寸掌握得极好。所以,剧播出后他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全国来信如雪片飞来,光是给他的粉丝信,每天邮局都得单独分拣。

战士强成了明星,但成名的背后,是拍10个月戏的高强度,是在剧组给摄影师打下手的琐碎累活,也是对演戏这件事从憧憬到犹疑的心理转变。

问题也就从这时候悄悄发芽了。1991年以后,他陆续参演了《欢乐家庭》、《围城》,戏不少,但人却越来越“不上心”。有人说他开始“折腾别的了”。

确实,他那时候已经对表演提不起劲头,反而喜欢琢磨镜头、灯光和后期。他想换条路走,但没选好方向。

演韩小乐的时候,他正在读书,学的也是艺术类专业摄影、美术。要知道,这学校不是啥明星速成班,而是真刀真枪的工艺活儿,动不动就得画透视图、拆装结构、自己刷油漆。

毕业之后,战士强虽然也有拍戏,但并没有成为全职演员。而是选择进入一家公司上班,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到1993年就已经当上了广告部的经理。

也是在这一年,他被指控为职务贪污。原来,在职期间他购买了一台用于自用的电脑。当年,计算机的价格还是很高的,可能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于是巧立名目给塞进了单位的账目里。

事发之后,战士强得到了法律的惩罚:被调查并判刑。此时,年仅21岁-这个年龄,对别人来说可能还在大学食堂打饭,他却已经在人生的剧本里写下了最沉重的一章。

这事在当年引发不小震动,公众的同情转向质疑,粉丝的信件不再送达,而媒体也不再提及这个曾经的“韩小乐”。

跌得太快,摔得太疼。明星的光环碎了一地,从成名到锒铛入狱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而名声就像是镜子,一旦碎了,很难再拼回来。

可命运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它给你关了一扇窗,不一定是为了让你永远困在屋里。年轻、犯的错误有回头的空间,改过自新之后未必不能有新的发展。

出了事后还能再爬起来,这事儿放在早年的娱乐圈里,确实不算稀罕。他没消失也没炒作, 别人是从教室走到镁光灯下,他是从看守所出来投身商海。

不过这人有股子韧劲。他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合开公司,把目标放在了公关领域,然后一点点把自己砌进了创意行业。

他喜欢摄影,偏爱胶片质感,经常一个人跑去老厂房拍废墟,也帮朋友拍样片。拍着拍着,他就从中找到了不少商业之道。

90年代末,正赶上上海开始搞城市文化项目,不少品牌找人搞创意展陈,结果发现战士强这人不光能设计,还“懂灯光”、“会讲故事”、“懂舞台调度”。

于是,他干脆自己成立了创意工作室,给迪士尼、梦工厂、华纳兄弟、美泰、孩之宝这些大客户做现场项目。

1998年,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迪士尼急需寻找大陆的团队进行策划合作。战士强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果断主动去接触,最后成功拿下了这个大单。

从卡通人物的巡展装置,到昆曲主题快闪店,再到实景演出,他一边做设计,一边当总策划,还能把一个玩具展做出舞台剧效果。

说得再直白点:他把做演员时的那些“情绪调动”、“观众视角”、“空间把控”,全拿来做商业设计了。

这就像是厨子改行去搞调酒,别人按酒单调味,他是按电影镜头配料。他不光想让人“看见”,还得“沉浸进去”。

他成功地把小熊维尼从在我国无人知晓推广到广为人知。更重要的是,他不急功近利。他不去找炒作,不发微博,就默默做事,做出了圈子里的口碑。

20年过去了,他做的项目越来越大,客户也越来越愿意放权给他。从台前到幕后,战士强的转型是华丽的、成功的。

也就是这一阶段,他的人设从“前演员”悄悄变成了“文化创意人”,甚至还办了几个线下演出,把舞美和戏剧结合起来。

他从“在戏里演别人”变成了“在生活里导演自己”。你说这是不是一场逆袭?不,他可能从来都没想逆袭,他只是没停下来过。

说到战士强这几年最出圈的项目,那必须得提“1945中国酒馆”。在魔都上海外滩源,这家酒馆成了无数“时髦精”打卡地。

但你可别以为这就是个调酒师混音响的地方。整个空间,是他用30年艺术功底搭建的一场“生活戏剧”。

从门头设计到吧台灯光,从菜单文案到现场昆曲演出,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导演式的控制感”。

进这酒馆,不单单是来喝酒的,是来“看戏”的-只不过这戏,没剧本,也没布景,演员就是你自己。

这些设计说起来花哨,其实背后都有他一套清晰逻辑。他曾经说过:“我在剧组做演员学到的,不是演技,而是‘如何调动场景’。”

所以他今天做的空间项目,灯光、色调、声音、节奏,都有一种“导演腔调”。你以为他是做酒吧,其实他是做情绪场景;你以为他是老板,其实他是个藏在生活里的“剧场导演”。

比起当年的“韩小乐”,如今的战士强更像是把人生本身当成一场舞台剧,只不过剧本自己写,布景自己搭,观众自己请,连鼓掌都自己来。

很多人会问,这人后来怎么样了?如今63岁,眼神却还是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玩笑劲儿。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这辈子都在做创作,只是换了种形式。”

如今的他,是设计公司合伙人,是多个文创项目的总策划,是文旅空间的主理人;生活中,是儿子,也是爸爸。

他不再是镜头前的韩小乐,却成了城市里“情绪场景”的幕后导演。他活成了另一个角色——那个他当年在剧组就憧憬过的“导演”。

他没再回到荧幕,也没刻意避谈过去。他知道自己曾红过,也摔过,他甚至不掩饰曾经的错。他是那种“自己把自己活明白”的人,用20年沉淀,硬生生把“错误的人设”变成了“沉稳的姿态”。

战士强把一个“饮酒”动作做成了一种“沉浸式叙事”。比如一杯叫“牡丹亭”的黄酒混饮,配着小曲《游园惊梦》;还有叫“韩小乐”的创意调酒,调侃青春里的混不吝。

你说他变了吗?不,他还是那个喜欢创造的战士强。只不过,当年他演的是别人的剧本,如今他演的是自己的剧。

他还在继续往前走,对酒吧有着新的计划等待实行、拿下了大加菲猫这个大ip,曾经被耽误的项目也在有条不紊地重新启动中……

友情提示: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