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蔚县八百村堡八百戏楼第一百三十九集-小酒务头

更新时间:2025-07-25 19:01  浏览量:1

在蔚县北部群山褶皱里,有一座像被时光遗忘的酒器,它盛着千年的故事,只剩下空寂回响的古村落,这就是小酒屋头村。这是一个深扎在战国时期酒香里的古老村落。相传赵国在此设置酒务头总作坊,专酿供王室的佳酿。赵亡国后,王子北迁,建立代国,酿酒工匠随行至此,他让酒香在这片土地上延续。

后来一场洪水将村落冲成两半,人少的这一侧便是现在的小酒务头村。当地人传说,那时堡墙根下的泥土都散发着酒气,过路的客商寻着味就能找到村子,夜里还能听到酒坊的吆喝声从梦中传来。

小酒务头古堡是典型的袖珍防御型小堡,周长不足一里,开有一座堡门,堡门上曾刻有酒韵二字,可惜早已在风雨中被磨平。堡内以中轴线排布着真武庙,戏台民居则分布在中轴线两侧,大部分是一进三开的格局。院墙用当地的砂岩砌筑,墙角常镶嵌着酒缸的碎片。如今的古堡已是房倒屋塌,堡内已是荒草的领地。

据说,这个村子的这种情形并非天灾所致,而是近代采煤业开采留下的伤痕。上世纪中期,村旁发现了煤矿,矿井越挖越深,地下水脉被切断,村民出现了吃水困难。更可怕的是,地表也在渐渐下沉,老屋出现了倒塌,真武庙的神像也因地基开裂而倾倒。2010年,整村不得搬迁,只留下断壁残垣和在风中摇曳的野草。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