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乡音搭台 岗位唱戏!近2万台江人在广东潮州打拼有底气

更新时间:2025-07-21 21:05  浏览量:1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找到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工作,收入也比之前提高了不少。”刚调整岗位不久,台江籍务工人员姜书妹开心地分享起了自己的新变化。

此前,姜书妹从事流水线工作,本身脚部患有慢性关节炎,再加上长期站立,身体吃不消。了解情况后,联络站根据其沟通能力较强的特点,推荐了销售岗位。

为深化劳务协作,精准服务台江籍在潮州的务工人员,台江县于2025年5月成立驻潮州市潮安区劳务联络服务工作站。该站聚焦岗位信息采集、动态管理、精准对接、政策咨询等职能,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务工人员权益。

连日来,台江县驻潮州劳务联络服务工作站积极对接当地企业,全面收集优质岗位信息,并结合台江籍务工人员的技能特长和就业意愿,精准匹配岗位。

仅今年6月,台江县驻潮州劳务联络站多措并举,共帮助26名台江籍务工人员实现转岗调岗,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绽放自己的光彩。

台江县驻潮州劳务联络站工作人员李建龙表示,共有近2万台江人在此地务工,且以家庭式集中就业为主,大部分人年龄偏大。对此,联络站组织人员深入企业车间和职工宿舍,借助苗语摸排台江籍务工人员信息,建立涵盖就业岗位、技能水平、家庭状况等内容的动态台账,助力务工人员就业稳岗。

针对部分村民文化水平较低,无法用普通话沟通的状况,联络站工作人员先以苗语自报家门并提及家乡近况,快速建立信任。随后,再开展防诈宣传,以及协助处理欠薪、工伤等事宜。“还是家乡话听得懂、靠得住!”务工人员纷纷点赞。

“老乡,你在这边工作还适应吗?家里老人身体怎么样?”走访中,联络站人员耐心地询问情况,及时更新台账信息,全面了解每一位台江籍务工人员的情况,为精准服务打好坚实的基础,让务工人员在外打拼心里有底。

针对其中的脱贫不稳定户、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联络站建立“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定期上门走访,及时掌握务工人员的就业动态和生活需求。

今年6月,台江籍脱贫户张小芬因孩子生病,工作受到影响,情绪低落。联络站工作人员得知后,多次上门关心慰问,协调企业调整工作时间。

“多亏了你们,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小芬感激地说。联络站通过主动靠前服务,帮助张小芬解决难题,为她的就业之路点亮希望之灯。

近年来,台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下属的台江县锦鸿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将农民工外出务工保障服务阵地前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与肇庆、佛山、潮州等地加强协调对接,深化劳务协作,精准解决务工人员的就业难题。

锦鸿劳务公司副总经理邰胜欣表示:“我们始终跟着务工人员的需求走,从‘点对点’输送到驻点服务衔接,就是要让大家在外务工更安心、更暖心。”

今年以来,台江县共累计“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2000余人,协助解决劳资纠纷17起,帮助3600余名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劳务协作成效显著。

“家乡劳务联络工作站的设立,让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人就业有帮助、维权有门路,心里比之前踏实多了。”台江籍务工人员邰江河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编辑 戴正国

二审 欧阳章杰

三审 安通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