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指数搭台、个股唱戏”!指数稳步攀升,板块轮动加速
更新时间:2025-07-19 19:42 浏览量:1
上证指数昨日收报3534.48点,不仅创下年内收盘最高,更刷新了三年半来的纪录。创业板盘中触及年内新高,市场交投活跃,两市成交额达1.59万亿元,连续多日维持在1.5万亿上方。
在看似平静的指数背后,一场板块轮动的盛宴正在上演:稀土永磁概念集体爆发,多只个股年内涨幅超100%;创新药板块指数本周四次刷新历史纪录;沉寂许久的周期股突然发力,有色、化工、钢铁携手领涨。
市场在资金与政策的双轮驱动下,呈现出“指数搭台、个股唱戏”的独特格局。
01 大盘稳步攀升,量能持续高位
周五A股三大指数全线收涨,沪指上涨0.50%,深成指上涨0.37%,创业板指上涨0.34%。这已是三大指数周线连续第四周收阳,本周累计涨幅分别为0.69%、2.04%和3.17%。
3534.48点的收盘位,标志着沪指成功突破3500点关键阻力位,创下自2022年初以来的最高收盘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市场量能持续维持在活跃区间,7月18日成交额达1.5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30亿元。
市场结构呈现明显分化。大盘股表现优于小盘股,上证50指数上涨0.74%,沪深300指数上涨0.60%,而小微盘股集中的中证1000指数仅上涨0.25%。
“指数搭台,个股唱戏”的特征明显,大盘系统性风险较低,同时资金在各板块间寻找机会。
02 资源股全面爆发,稀土锂电引领风骚
有色金属板块昨日大涨2.10%,位居行业涨幅榜首。基础化工、钢铁行业紧随其后,分别上涨1.36%和1.34%。
稀土永磁概念成为市场最大亮点,板块指数创下三年半新高。华宏科技6个交易日5次涨停,年内累计涨幅逾110%;九菱科技年内涨幅高达303%,奔朗新材、惠城环保、广晟有色等年内也大涨超100%。
背后是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带来的需求爆发。中信证券测算,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达2300万辆,对应钕铁硼需求至少7万吨。
摩根士丹利更预测,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将带来8000亿美元的关键矿物增量需求,每人形机器人需0.9公斤稀土金属。
能源金属同样强势。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突破7万元/吨,创三个月新高,一个月内自低点最大涨幅超20%。富淼科技、久吾高科等多股20%涨停,锂矿、动力电池回收板块创年内新高。
藏格矿业子公司停产事件进一步加剧了锂资源供应紧张预期。中信证券分析认为,6万-7万元/吨的锂价已触及大部分厂商成本线,锂价有望走出底部区间。
03 医药牛股奔腾,政策业绩双轮驱动
生物医药板块本周表现抢眼,创新药板块指数四次刷新历史纪录,减肥药板块连续三日创历史新高,化学制药板块则连续九日上涨,创四年新高。
个股涨幅惊人。舒泰神年内涨幅高达523.75%,一品红、昂利康、益方生物、塞力医疗等七只个股涨幅超200%,博瑞医药等二十只个股涨幅超100%。联环药业10日6涨停,奥赛康、万邦德、亚太药业等本周均走出连续涨停行情。
政策环境显著改善。国家医保局启动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明确 “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 原则,创新药被排除在集采范围之外。
更引入“反内卷”新理念,采购规则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业绩预增火上浇油。亚太药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最高增长超19倍,翰宇药业最高预增超16倍,特一药业最高预增超13倍,26只医药股预增上限超100%。
04 资金动向揭示,杠杆资金踊跃入市
本周市场一个显著特征是杠杆资金入市踊跃。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申万一级行业获得融资净买入。
其中计算机行业获得逾44亿元净买入,电子行业获得逾30亿元净买入,机械设备和非银金融行业均获超20亿元净买入。电力设备、有色金属、医药生物、汽车等行业也获得超10亿元净买入。
主力资金流向呈现分化。电子、医药生物、汽车三大行业本周均获超20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有色金属等行业也获超百亿净流入。相反,非银金融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逾83亿元,公用事业净流出逾34亿元。
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金额创两个月新高,外资加仓方向集中在新能源产业链和消费医疗板块。内外资机构在热点板块上形成共识,但在金融板块出现分歧。
05 周末政策重磅,多部门联手发力
周五收盘后,多个部委释放政策信号,为下周市场埋下伏笔。
三部门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召集17家重点车企,部署规范产业竞争秩序工作,要求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标准引领等措施,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信部释放未来产业信号。在周五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表示,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超前布局新领域新赛道。
“两船合并”获证监会批复。中国证监会注册通过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这是重组新规发布后首单完成注册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
合并后的中国船舶将整合优质资产,提升研发制造实力,有望构建全球稀缺性龙头企业估值逻辑。
金融监管总局聚焦风险防范。会议要求扎实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同时强调加力支持经济向好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建设和全年经济目标实现。
06 机构后市展望,震荡上行成共识
对于A股后续走势,主流机构观点呈现高度一致。
太平洋证券分析认为,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利好消息(如英伟达芯片解禁、稀土出口部分放开等)的出现,叠加“反内卷”带来的通胀止跌期待,股涨债跌后续将持续。
该机构指出,自指数向上变盘之后,银行、AI、创新药、军工等诸多板块轮番上涨,呈现“百家争鸣”景象,成交量温和放大,上涨呈现“进二退一”震荡上行走势。
光大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宇生表示,“去年9月以来的市场行情已从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基本面与流动性驱动”,市场有望震荡上行。
在配置建议上,张宇生认为短期应关注中报业绩有望占优的板块,中长期则关注三条主线:内需消费、科技、红利个股。
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建议投资者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对于周期板块可关注其中具有长期成长潜力和行业竞争力的个股,科技板块方面,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仍具有非常高的投资价值。”
市场在3530点上方站稳脚跟,但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下周,随着中报业绩密集披露和机构调仓换股,那些缺乏实质业绩支撑的概念股将面临残酷考验。
慢牛行情下,指数或许不会暴涨暴跌,但板块与个股的轮动将更加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