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半袋烟(民间传说76)

更新时间:2025-03-09 21:49  浏览量:17

有这么三个大财主,都是一毛不拔的吝啬鬼。一个叫张三儿,一个叫李万,还有一个叫赵五。

这天,庄里求雨唱戏,张三心想:得多带点烟,可又一想不行。万一光我带烟,别人不带烟,那不都得抽我的呀?俗话说"烟酒不分家"嘛。我呀,干脆一点不带,抽别人的。于是,他把烟口袋里的烟都倒出来,只带个空烟口袋就去看戏了。李万和赵五呢,也是这么想的。他俩干脆连烟口袋都扔到家里,光拿个烟袋去看戏。

到了戏台底下,三个人碰到一起了。这三个人中数赵五最机灵,他见张三腰里挂个大皮烟口袋,就拿出烟袋说:"来,老哥们,抽着,抽着,尝尝我这蛟河烟。"说着,往腰里一摸。"哎呀,这扯不扯,来得太慌了,把烟口袋落家了!"李万一见,心想:竟耍花招,你根本就没带烟,跑这儿装象儿来了!就说:"咳咳,我也是呢。噢,张三哥这不带个大烟口袋吗?来,哥们先熏着。"说着,就去摸张三的烟口袋。张三是个闹鬼的老行家了,能受他们这套?心想:多亏我把烟都倒出去了。想跑我这儿来找便宜,没门儿!于是,他解下烟口袋用手拍了拍,说:"这不,空的。昨晚我还叫老伴给装满了烟呢!哪曾想,她也忘了。我先挖挖看吧,兴许能对付一袋半袋的呢!"说着,就把烟袋伸到口袋里去挖。他挖呀挖呀,挖了老半天,好不容易挖出来半袋烟。张三奸笑了一下说:"对不起,这半袋烟就得我自个对付着抽了。"说着,他拿出火石、火链、火捻子就打火。李万一见可不干了。他一把按住张三的手说:"哎,老哥,你知道我烟瘾最大,还是我抽吧!"李万刚去夺烟袋,赵五手也伸过来了。赵五说:"不行,三人同行,老弟受苦。这里边我岁数最大,这半袋得我来抽!"张三这回可急了:"怎么,我的烟,凭什么你们抽?"

三个人争持不下,后来,还是赵五出了个好主意。说:"这么办吧,咱们比穷,谁最穷谁就抽这半袋烟好不好?"两人一听,也只好这么办了。于是,三个人开始比穷。烟是张三的,当然得张三先说了。只见张三把小眼珠转了一转说道:

"家住半间房,

从来没口粮。

盖个麻袋片,

吃的是谷糠。"

张三说完,问道:"怎么样?够穷了吧?"

李万忙说:"不穷不穷,比我富多了,听我的﹣-

我家没有屋,

月亮当灯烛。

铺着扁担睡,

盖块破抹布。"

李万说完,赵五忙插嘴说:"是够穷的了。"李万一听,忙去抢张三的烟袋。"那这烟就得我抽了。"赵五伸手拦住道:"别忙,我还没说呢。听我的﹣-

家住半天悬,

断饭七八年。

留着这口气嘛,

就为抽这半袋烟!"

赵五说完,自鸣得意地说:"怎么样?是不是比你们俩都穷啊!这半袋烟嘛﹣﹣对不起,就得归我喽!"

张三拦住赵五伸过来的手说:"不行!你那个不合理。你说你断饭七、八年,不用七、八年哪,就是七、八天也把你饿死了!"李万忙说:"对对对,他说的那个不算,我最穷,这半袋烟我得抽!"就这样,三个人你争我抢的,竟动起手来了。不过,不管怎么打,那张三手捏着烟袋锅,说啥也没舍得扔。

他们这一打,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有不少年轻人跟着起哄,戏台底下可就乱套了。台上的戏也演不下去了。坐在看台上的县太爷忙问怎么回事。手下人报告说有一伙打仗的,把戏给搅黄了。县太爷一听,勃然大怒,命衙役把打仗的抓来审问。不多会儿,张三、李万、赵五都被带到县太爷跟前。

县太爷听完笑了。也说了四句顺口溜:

尔等狂徒好大胆,

搅闹演戏理不端。

每人重打二十板,

半袋黄烟全归官!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