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更新时间:2025-04-01 14:43  浏览量:15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的浪潮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安徽省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宣城宁国市凭借“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协同发展模式,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走出了一条特色路径。

2025年3月27—28日,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宣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宣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宁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长三角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宁国市高规格举办。据悉,该对接会已连续6年成功举办,此次以“焕新生态·智联未来”为主题,邀请了比亚迪、吉利、奇瑞等10余家整车企业以及人本集团、中鼎集团等近200家重点汽车零部件企业参加。

可喜的是,通过政策引导、创新驱动与生态共建,宁国不仅夯实了传统燃油车零部件产业优势,更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领域实现突破,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政府搭台:构建产业生态的“四链协同”体系

政府作为产业生态的“设计师”与“服务者”,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与平台搭建,为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产业链协同: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

宁国市立足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以“内培外引”为战略,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一方面,依托中鼎、保隆等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如中鼎收购德国KACO、WEGU)、反向投资等方式,带动本地产业链向总成化、系统化方向升级。另一方面,政府主导的“长三角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会”等平台,促进整零协同发展,推动本地企业与比亚迪、奇瑞等整车企业建立深度配套关系。2024年,宁国市规上汽车零部件产值突破30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5.9%,印证了产业链协同的实效。

创新链激活: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宁国模式”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目前,宁国市80%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形成了“企业主导研发、政府搭建桥梁、高校提供支撑”的创新生态。例如,中鼎集团通过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海外研发基地,攻克电驱动系统油封等关键技术;保隆汽配的智能电控减振器技术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2个,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创新成果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人才链与资金链双向赋能

针对人才短缺与融资难题,宁国市推出“宣十条”人才政策,通过宣城汽车学院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并吸引人口净流入(2024年净流入1.3万人)。同时,“一链两行多企”的金融对接模式,引导银行、投行与重点企业常态化合作,2024年新签约汽车产业链项目投资就达到310亿元。人才与资金的“双链融合”,为产业升级注入持续动力。

企业唱戏:全球化布局与专精特新的“双轮驱动”

在政府搭建的生态体系中,企业通过全球化视野与专业化深耕,成为转型升级的主体力量。

龙头企业的全球化“聚变效应”

龙头企业以国际化战略推动产业能级跃升。中鼎集团通过海外并购整合技术资源,反向投资带动9个项目落户宁国,形成“技术引进—本地转化—全球输出”的闭环。其非轮胎橡胶制品全球营收达315亿元,跻身全球行业前十。保隆汽配则以气门嘴、排气管等单品占据全球细分市场首位,成为“隐形冠军”。这些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不仅提升了本地产业链附加值,更助力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突围战”

在激烈竞争中,中小企业通过聚焦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突围。亚新科凭借无飞边皮碗技术成为全球第二家量产企业;德特威勒在乘用车制动系统橡胶制品领域做到国内规模最大。宁国市培育的14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以“单点突破”填补产业链空白,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态格局。

绿色智造:从传统制造到“未来工厂”

面对碳中和目标,企业加速向绿色智造转型。鼎瑜智能底盘项目、宁国时代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等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落地,推动轻量化、电动化技术应用。中鼎亚德林智能压铸产业园采用低碳循环工艺,立讯精密的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项目实现营收从0.8亿到40亿的指数级增长。这些实践表明,智能化与绿色化不仅是趋势,更是企业生存的必选项。

未来之路:智能网联与生态共建的“宁国答案”

面对智能网联与新能源的产业革命,宁国需进一步强化生态共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智能网联:从“零部件配套”到“系统集成”

当前,宁国在传感器、电控系统等智能网联关键部件领域已有布局,但系统集成能力仍需提升。需推动企业与科大讯飞、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发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共建智能网联测试基地,抢占技术标准话语权。

生态共建:区域协同与开放合作

宁国需进一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例如,与广德汽车检测小镇、宣城经开区形成“研发—测试—制造”协同网络;与合肥新能源产业集群联动,融入安徽“新能源汽车强省”战略。此外,通过中德(宁国)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平台,引入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育与绿色转型

产业升级离不开人才储备与绿色理念。宣城汽车学院需扩大规模,增设智能网联、电池回收等专业;政府可设立绿色制造专项基金,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与循环技术。同时,探索“产业+文旅”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吸引高端人才落户。

结语

宁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的成果。在“政府搭台”构建的生态体系中,“企业唱戏”不仅唱出了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张的强音,更唱响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未来,唯有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协同与绿色转型,宁国方能在这场全球产业变革中,从“跟跑者”蜕变为“领跑者”,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贡献“宁国智慧”。

“宁国模式”也给全国其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带来更多启示!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