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重逢”:四位梅花奖得主重塑“牡丹亭” 挑战百年昆曲的“破”与“立”
更新时间:2025-07-29 20:20 浏览量:1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29日报道:作为上海大剧院“东方舞台美学”系列力作,新编昆曲“重逢《牡丹亭》”将于8月16日至17日登陆YOUNG剧场。该剧由三度荣获“曹禺剧本奖”的编剧罗周、知名导演马俊丰联袂打造,昆曲名家单雯、张军领衔主演。自2022年上海首演引发热烈反响后,这部佳作时隔三年再度回归申城舞台。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牡丹亭”演出阵容堪称豪华,集齐了四位中国戏剧最高荣誉“梅花奖”得主:昆曲闺门旦演员单雯饰演杜丽娘、昆曲小生演员张军饰演柳梦梅,此外,昆曲丑角演员李鸿良与老生演员袁国良分别饰演石道姑与陈最良,四位名家同台飙戏,备受期待。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巅峰之作”,是昆曲舞台上历久弥新的经典。故事围绕宦门闺秀杜丽娘展开:她因梦生情、为情殒命,最终凭一腔至情死而复生,与梦中书生柳梦梅终成眷属,以极致浪漫诠释了“情之所至”的力量。
作为昆曲人心中难以割舍的经典,《牡丹亭》此次被上海大剧院以全新视角重构。编剧罗周深度挖掘原著中的“时间密码”,首次在舞台上揭示杜丽娘之梦与柳梦梅之梦的内在关联,以当代戏剧语汇为经典注入新活力。罗周坦言:“多年来面对《牡丹亭》,我始终聚焦一件事——回归原著、精读文本,破解其中的‘双梦密码’,这是重构的关键。”
导演马俊丰与罗周在“双梦交织”的时空构想上不谋而合,他与舞美设计大师刘科栋共同打造的中式“盗梦空间”极具巧思:镜面映射出“梦中梦”般的折叠园林,传统木构景片间斜向延伸的45°舞台,营造出虚实相生的立体幻境,通过对时空序列的大胆解构,实现了东方美学的古今对话。
谈及此次演出,张军感慨万千,他的从艺经历也见证了上海戏曲市场的蓬勃发展:“刚毕业时我分到绍兴路的上海昆剧团,那会儿演出观众不多,每次周六小剧场开门,大家都要在门口敲锣打鼓拉观众,就怕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他笑着说起一位“苹果阿姨”:“每次见我都念叨‘小伙子学昆剧不容易’,塞个苹果给我。那时候市场冷清,但这份温暖一直滋养着我,让我能坚持下来。”而
如今,随着上海演出市场的日益繁荣,演出场次与观众人数持续攀升,传统戏曲也在这股热潮中收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喜爱。这让他对新演出充满期待:“《皂罗袍》《山桃红》这些经典唱腔早已刻在骨子里,换新的表现样式对我是不小的挑战。希望在YOUNG剧场的演出,能探索出昆曲音乐更多和谐美妙的可能,也能借着这股戏曲热,让更多人爱上昆曲。”
单雯也期待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无论是从未看过昆曲的新朋友,还是熟悉昆曲的老戏迷,都能爱上这版全新的“重逢《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