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旅“搭台唱戏”,黔西南北盘江畔乡村展新颜
更新时间:2025-07-26 10:45 浏览量:1
7月11日至17日,黔西南州晴隆县光照镇凉水社区篮球场,48支县内外球队激烈角逐“六月六”北盘江流域篮球系列赛。
这项已办四届的赛事,是光照镇推动体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深挖文化、景观与产业资源,坚持“以文化铸魂、以体育搭台、以旅游唱戏”理念,构建“文化+体育+生态+产业”融合格局,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当地群众共同参加春节元宵活动。(图/资料图)
文化铸魂:节庆凝聚情感共鸣
作为多民族和谐共居的家园,光照镇深谙文化认同的力量。每逢春节、“三月三”“六月六”等传统佳节,这里便成为文化交融的舞台。镇政府精心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唤起了各族群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更成为传承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生动课堂。这些根植于乡土、洋溢时代气息的节庆,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们紧密相连,共同守护着精神家园。
年初,光照镇舞狮闹春、非遗巡游、文艺晚会等春节元宵活动轮番上演,村村寨寨沉浸于欢乐海洋。“每个活动都办得非常精彩,看也好玩,参与更有意思!”光照镇凉水社区群众杨跃美对记者说。
依托节庆,光照镇持续精耕细作,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节庆品牌:如底蕴深厚的“六月六”布依风情节、激情四射的美丽乡村篮球邀请赛暨“送戏下乡”系列活动、温情满满的春节元宵“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等,让每个时节都有独特的文化韵味。
光照镇“六月六”北盘江流域篮球系列赛。(图/资料图)
体育搭台:篮球赛激活乡村动能
依托文化活动平台,光照镇将篮球邀请赛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与人文优势。通过“以赛促健、以赛促文、以赛促旅、以赛促销、以赛促产、以赛促兴”,推出“篮球邀请赛+送戏下乡+农产品展销”复合模式,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赛场上,“蜂糖李队”“玛瑙红队”“盘江水泥队”等以本地产业命名的球队与兄弟乡镇球队同场竞技,比拼球技;赛场下,镇政府构建精细化“赛事微网格”,覆盖球队保障、交通疏导、卫生保洁、游客引导等环节,有效优化基层治理;赛场边,村民们开辟出乡村振兴的“第二赛场”——在周边设立农产品展销摊位,凉剪粉、蜂糖李、无籽葡萄等特产日均营业额破万元,屡屡售罄。
今年7月11日至17日举办的篮球邀请赛赛事规模再次升级,参赛队伍达48支,较去年激增50%。赛事不仅吸引了山东、湖南、河南等地球队,更有8名外国球员加盟,成为各民族同胞心手相连的体育盛会。
“我已经连续参加了两届‘六月六’的篮球比赛,两次都是冠军队伍。这一次我们也会把最好风采展现给大家。”参赛球员胡匹夫说。
据统计,此次比赛期间,线下+线上直播观赛人次超20万。
盘江铁索桥。(图/资料图)
旅游唱戏:多维体验驱动产业升级
围绕“打造县城周边休闲娱乐体验区”目标,近年来,光照镇深度整合丰富旅游资源,形成集历史遗迹、自然奇观与现代农业于一体的多维体验矩阵,让游客既能“看山看水看历史”,又可“摘果品鱼拍花海”。
光照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副镇长蔡晓珊介绍,走进光照:
可触摸历史底蕴:全国文保单位盘江石刻群,20余处明崇祯至民国留下的摩崖碑刻(如“朱氏鼎钟”“一线缝空”)无声诉说着书法艺术与古驿道沧桑。盘江铁索桥遗址历经明崇祯始建、抗战时期七毁七建,桥墩上“忠于职守,固若金汤”的铭文与两岸炮楼、岗亭,共同构成震撼的红色文化长廊。
可拥抱自然奇观:北盘江蜿蜒如带,飞水岩瀑布群气势磅礴,弯田古榕群苍翠蔽日。春日,东方红与孟寨坝区连片的油菜花海铺就壮丽“金色走廊”,吸引无数镜头聚焦。
可乐享田园农趣:“四季采摘”经济带瓜果飘香:春樱夏桃李葡,秋橙冬莓。北盘江畔有机鱼鲜美,农家乐的清蒸盘江鱼、酸汤鱼火锅令人回味无穷,有效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我们有丰富的历史、良好的生态和特色产业。”蔡晓珊说,“下一步,在持续以文体活动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将着力抓实基础建设,提升硬件水平与服务能力,全力推动光照旅游品牌整体升级。”
通讯员 刘岚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允凤
编辑 钱星星
二审 张恒
三审 许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