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昆曲和魏晋风骨相遇,《归鸿赋》将于9月底首演
更新时间:2025-07-24 21:52 浏览量:1
上海昆剧团(以下简称“上昆”)2025年度重点打造的原创剧目《归鸿赋》近日正式建组,该剧以“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为主人公,展现他在岁月变迁中的家国情怀和精神坚守。上海昆剧团梅花奖得主吴双领衔主演,并特邀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严庆谷跨院团合作。
昆曲素以才子佳人戏见长,但《归鸿赋》却是一台“男人戏”,演员以“男性角色”为主。上海昆剧团梅花奖得主吴双领衔主演嵇康一角,上海京剧院名家严庆谷首次加盟昆剧剧目,在这部剧中挑战完全超脱于自己京剧丑角行当的山涛一角。上海昆剧团的两位小生演员也参与演出:胡维露扮演为才所困、矛盾脆弱,又对尊严敏感的钟会;倪徐浩则扮演早慧摇摆、有着虚无态度的王戎。
《归鸿赋》创作以上海昆剧团本团力量为主,起用以上海本土为主体的中青年主创,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担任艺术指导,上昆自主培养的俞霞婷、俞鳗文担纲编剧、导演,作曲家孙建安携手上昆朱铭担任作曲。
《归鸿赋》是在2015年昆剧小戏《嵇康打铁》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创作而成,历经了10年20稿的打磨。《嵇康打铁》曾获2015年上海市小剧目评选展演演出奖,2017年全国小戏小品展演优秀剧目;《归鸿赋》剧本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中国剧协曹禺戏剧文学讲师团改稿会(第一期)、第三期上海戏剧编剧高级研修班成果转化资助项目。
导演俞鳗文表示,剧本从无到有、从小戏到大戏,同为“80后”的编剧俞霞婷耕耘了整整十年,而自己人至中年能遇见这样一个题材,倍感庆幸。
俞鳗文从文化、精神、艺术三个维度谈到对上昆创排这部剧的意义。一是文化传承,重拾“魏晋风骨”的当代意义;二是精神关照,回应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三是艺术创新,加码古典艺术跟历史题材的当代转化。“我们的创作以昆曲雅正的中国式美学,虚实相构嵇康‘狂放与沉郁交织、觉醒与悲怆并存’的精神世界,试图呈现一个立体而鲜活的魏晋风骨缩影。”
“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嵇康。”吴双在剧中饰演嵇康,他表示,自己在努力寻找表演中可能完成的突破,“这部剧集结了上昆昆三、昆四、昆五班演员和幕后精英,我一定以200%的投入进行创作排演。”
饰演山涛对严庆谷来说,既是跨院团,又是跨行当,很具挑战性。他认为,这部剧在尝试一种“去行当化”的表演,这是对自己艺术人生的一种弥补,很期待能在舞台上展现名士之风。“我刚入行的时候,其实学的是老生,学了一年后才改了丑行。在这部剧中,也会有一些生行的表演。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捕捉人物灵魂,呈现一个能打动群众的山涛。”
据介绍,《归鸿赋》还将在舞台有限的空间内复原投壶宴舞、围炉煮茶等魏晋士人的生活场景表演。音乐则以传统曲牌做根基,融入广陵散的古琴元素,形成丝竹与金石交织的听觉层次。
据悉,9月20—21日,该剧将在天蟾逸夫舞台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