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90后昆曲工尺谱传承人:把世界最美情歌唱给南京&苏州

更新时间:2025-07-17 00:32  浏览量:1

水磨腔一响

六百年光阴流转

当90后姑娘赵玉姝的指尖

划过工尺(chě)谱上古老的符号

昆曲的基因正在她的清音会里重组——

水袖与现代舞交融、昆曲与说唱合鸣
这位玄武区工尺谱非遗传承人

用一场场“金陵绮梦”证明

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守护

更是与当下的对话

从“惊梦”少女到“金陵绮梦”

十二岁的赵玉姝第一次听到昆曲,是在电视上的一档文化节目里。屏幕上,一位昆曲演员轻拂水袖,唱起《牡丹亭》的经典选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婀娜的身段、婉转的唱腔,特别是那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至性真情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触动。

“那时候不懂什么是‘水磨腔’,一开始是被典雅的唱词惊艳,后来发现这么美的词,历经四百年,还能被吟唱、演绎,并且一声一字、一颦一笑是那么优雅美丽。”多年后回忆起和昆曲的初遇,她感叹是“一段奇缘”。那时的她还不曾想到,这份懵懂的喜爱,竟会指引她未来的人生方向。

就读本科期间,赵玉姝利用课余时间跟随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解玉峰学习,系统地研习昆曲清唱与昆曲理论。

转益多师是汝师。读研之后,赵玉姝开始和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裘彩萍,学习曲唱,并于2021年正式拜入裘彩萍门下。

声音的悦耳美听是曲唱的重要基石,为此,赵玉姝在裘彩萍的指导下,用了三年时间重塑发声方式。从单字发音到完整唱段,她反复调整呼吸方式、共鸣位置和咬字方法,这种精益求精的训练,最终让她突破了已经固化的发声局限,形成了兼具传统韵味和个人特色的昆曲演唱技法。

2024年9月,赵玉姝的“金陵绮梦”个人清音会在南京市文化馆首演。今年5月,这场演出又走进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大礼堂。清音会上,没有传统戏台的雕梁画栋,取而代之的是投影在屏幕上的明孝陵秋色、莫愁湖烟波。她以昆曲清唱为线,串起南京六百年昆曲往事,更融入古琴、现代舞等元素,呈现出一幅幅如金陵山水图般的动人画卷。

工尺谱上的青春“密码”

工尺谱是昆曲的传统记谱方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含了昆曲唱腔的精髓,最能体现昆曲“依字行腔”的声乐美学特征。

然而,由于近代简谱的引入等多种因素,工尺谱逐渐式微。上个世纪下半页,专业院团基本停用,民间传承更是岌岌可危。为了保护这项传统技艺,2017年,玄武区将工尺谱拍曲技法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1年,赵玉姝接过了工尺谱传承的接力棒。面对这份沉甸甸的非遗传承人身份,赵玉姝深感责任重大,“工尺谱不该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应该是活着的音乐语言。”

在河海大学、江苏大剧院的昆曲课堂上,她会先教学生用工尺谱唱《小星星》。“把儿歌改编成工尺谱,就像在给传统文化解码。”她解释道。

在南京艺术学院的《戏剧史》课堂上,她的教学更具创新性。她鼓励学生们用各自专业重新诠释戏曲。她说,“就像昆曲在发展中一直在不断吸收外界滋养,革新变化一样,今天的传承更需要开放思维。”她还会在课堂上设置昆曲曲唱教学,比如教学生们用昆曲的演唱方法去演唱诗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们在清丽缠绵的声腔中,感受“依字行腔”的古典音乐美学。

2022年,她与一位“00后”说唱歌手合作创作了《游园寻梦》,将昆曲的水磨腔与嘻哈节奏巧妙融合。这次跨界尝试不仅把传统唱腔唱出了新意,更在年轻观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赵玉姝说,艺术当随时代,非遗传承人的使命,就是让传统艺术继续“活”在当下,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热爱在城市与昆曲之间流淌

苏州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实际上,南京与昆曲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明太祖朱元璋曾点赞昆山腔,让昆山腔声名大振;汤显祖在南京创作《紫钗记》,开启“临川四梦”的创作历程;“秦淮八艳”更是以精湛的昆曲技艺闻名。

在玄武,明故宫一带曾是明朝宫廷戏曲活动中心;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国立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开设昆曲课程,吴梅等大家在此授艺育人。如今,玄武区更成为昆曲工尺谱拍曲技法非遗保护的重要阵地,散布全区的梅花戏剧角常年上演昆曲经典,让古老艺术的薪火生生不息。

92岁高龄的昆曲研究泰斗、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新雷曾指出,从吴梅、钱南杨,到他和俞为民,再到解玉峰,赵玉姝已是第五代昆曲传承人,五代人薪火相传,共同推动昆曲在南京的传承与发展。

当明孝陵、夫子庙、栖霞山、莫愁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一个个南京与昆曲相关的历史古迹,在一场昆曲清音会上被串联起来,苏州与南京的故事,在赵玉姝的吟唱中,似乎有了新的讲法。

7月5日,“苏超”赛场将上演南京与苏州的焦点之战。赵玉姝特意改编创作了一首融合两地文化元素的“战歌”——用发源于苏州的昆曲曲调,填入代表南京地标的歌词,为双方球队加油助威。

长刀大弓

坐拥江东

绿茵场上人如龙

看胜利在望中

一脚风云射日虹

十载磨剑战袍红

钟山高处翻云涌

管今宵裂苍穹

“曲唱传递的是心声,是人心中最美的情。就像这个夏天,足球点燃城市激情一样,我相信昆曲之美也能唤醒人们对美的向往,对生命的热爱。”赵玉姝说,“而现在我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走近昆曲,了解昆曲,用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让昆曲这首江南唱给世界的最美情歌,焕发青春活力。”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