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7部小剧场作品+4部公共空间作品,天桥艺术中心“传统焕新计划”开幕

更新时间:2025-07-07 06:16  浏览量:1

7月4日至5日,随着北方昆曲剧院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音乐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由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主办的“2025第三届传统焕新计划”正式开幕。7月至12月间,7部小剧场作品及4部公共空间作品将接连上演,一场融合古韵与新潮的文化盛宴就此展开。

宫廷风格昆曲《游园·惊梦》音乐会现场。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传统焕新计划”以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与活力再生为宗旨,通过剧目展演形式,在小剧场、公共空间为入选作品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今年的“传统焕新计划”收到57部作品报名,最终选出涵盖音乐会、戏曲、话剧、亲子剧、舞剧、实验戏剧作品等6大门类的11部作品。

小剧场展演单元中,开幕演出即北方昆曲剧院带来的宫廷风格昆曲音乐会《游园·惊梦》,以青春之姿演绎六百年之美。话剧《庄周梦蝶》《我只想要点儿春的诗意》《净土寺》,以文学经典与历史寓言为基点,叩问人心与命运的边界。舞剧《楼兰》展开一场考古女大学生与楼兰公主之间跨越千年的“双女主”对话。亲子剧《时光树下的相遇》让两个跨时空的孩子在北京胡同里结识,用皮影、京韵大鼓等非遗艺术绘出北京西城三十年变迁。实验戏剧《成·婴》将赵氏孤儿传说演绎为少年们在幻梦中的命运对决,书写忠义与血脉的抉择与救赎。

公共空间展演单元则以跨文化视角打开身体与思想的边界。话剧《黑法海》由北京城市学院表演学部创作演出,重构白蛇传说。舞剧《举起灯来就看见了》在两岸渔灯的光影中,点燃家族记忆与文化血脉。亲子剧《果园仙子Garden Fairy》由中非艺术跨界共舞,在童话般的果园里映射出成长与生活的寓言诗篇。戏曲《变形人来了!》融合京昆秦腔等多剧种,以昆虫之眼照见人性幽微。

邵天帅向观众展示昆曲身段。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非摄

“传统焕新计划”的开幕,也让观众感受到满满的参与感。在昆曲《游园·惊梦》音乐会之前,该剧总导演张鹏,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邵天帅,北方昆曲剧院二级演员王琛为部分观众带来“昆曲艺术工坊”,讲述昆曲身段与唱腔,为观众科普服饰与妆容。活动还设置了观众参与环节,现场抽选的幸运观众还体验了一把昆曲妆容,头饰、眉形、花钿的一步步到位,让这位观众穿越进昆曲的世界。

记者:韩轩,方非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