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莹:为千年非遗代言
更新时间:2025-05-14 14:15 浏览量:22
花戏楼中的千年砖雕褪去了最初的颜色,以古朴的姿态诉说着历史的厚度,9.9米高的华佗雕像静静伫立在千年古城街头。在花戏楼中、华佗庵里、运兵道前,随处可见一群身着练功服的居民,操练着非遗五禽戏的“一招两式”。
五禽戏由东汉医学家华佗所创,于201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药都”亳州,非遗五禽戏似乎已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五禽戏第59代传人、“95后”姑娘王钰莹就出生在这座城市。
武术馆长大的全国冠军
“刚会走路时,父亲练功的身影成了我的‘启蒙老师’。”王钰莹笑称自己是“武馆里泡大的孩子”。她的父亲王三华既是全国武术冠军,也是五禽戏第58代传人。幼时她沐着晨光,常跟在父亲身后学习五禽戏的一招一式。“武术讲究刚柔并济,五禽戏则适合男女老少。”王钰莹比划着虎举、鹿抵的招式解释道,五禽戏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和武术的精髓,通过模仿鹤、熊、猿、虎、鹿等动物的行为,可以强身健体,且动作简单易学。《华佗传》记载:“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12岁那年,王钰莹跟随团队前往深圳市参加2008年第七届香港国际武术节比赛,这是她第一次参加五禽戏比赛,“五禽戏老少皆宜,当时队伍中有很多叔叔阿姨,我是其中年龄最小的参赛者,大家都很照顾我,最后我顺利拿到了第一名。”回想起当时的比赛场景,王钰莹笑着说。
尽管五禽戏入门门槛低,但在专业比赛中评审标准极为严格,只有经过千万次的练习与重复,才能让身体精准“定格”每个动作,“脚尖的摆度、手臂扬起的角度都有明确规定,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衡量标准”。如今,王钰莹已经参加了数百场大大小小的全国比赛,不仅曾获全国五禽戏冠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气舞组一等奖,还是国家一级社会体育辅导员。
带着非遗上“星”途
“作为传承人,我想带着五禽戏走出去。”2013年,王钰莹在家人的支持下将自己录制的歌曲视频投递给星光大道节目组,经过一年的等待,2014年夏天她如愿来到了北京市,通过海选,备战周赛、月赛。
抱着将五禽戏带上大舞台的决心,王钰莹抓紧时间备赛,邀请专业人士谱曲、编排动作,将已经打磨、演练过千百遍的作品《五禽戏之歌》带到了大舞台,亮出了这张亳州名片,她本人也在当年成为了《星光大道》年度季军。
一位又一位像王钰莹这样的青年传承人,让五禽戏走出了“新意”,走进了青年群体。自2011年以来,亳州市启动了五禽戏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的“五进活动”,现在,亳州市中小学的大课间都可以看见学生们操练五禽戏的场景。
王钰莹等一众五禽戏传承人联合不同群体对五禽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升级”:新式五禽戏“健身气功五禽戏”,简单易学、左右对称,便于中老年人学习;新编的“校园五禽戏”,侧重解决青少年罗锅驼背、近视、肥胖等问题;五禽戏香囊、书签等文创产品“遍地开花”。
五禽戏上地球村
双脚岔开,腿部弯曲,臀部翘起,双手上托,头部向后仰去......近年来,在王钰莹父亲开办的华佗书院及古本华佗五禽戏传承基地,不仅能看见众多从南京、西安、上海等市赶来学习的五禽戏爱好者,更有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
“老师帮我纠正了很多动作,让我做得更到位,身体感受到明显的变化。”来自西班牙的弗朗西斯是住所地一名五禽戏教练。他在多年前跟随一位中国师傅学习了五禽戏,这次来到中国,是为了寻找五禽戏的“正宗味道”,“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许可,我将在西班牙设立古本五禽戏研究会分会,让更多的欧洲人能学会这种神奇的‘功夫’”。
“前前后后有80多位从世界各地赶来学习五禽戏的外国人,他们有的是看见了我们发的视频,有的是通过网络搜索得知。”目前,王钰莹已成为了“亳州养生”品牌推介官、亳州文旅推荐官,为了让五禽戏等众多亳州品牌走向世界舞台,她参与、策划拍摄了多期宣传视频,结合青年喜好,改编创作五禽戏rap歌曲,结合街舞对五禽戏进行了开拓创新。“前些年,大家对五禽戏比较陌生,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种戏曲。近几年我能明显感觉到五禽戏的知名度高了,大家的接受度高了”。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守正创新,结合AI等新技术帮助五禽戏等非遗出圈。”王钰莹笑着说。
王钰莹(中)和父母演示五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