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起”与“粉起”
更新时间:2025-04-30 14:53 浏览量:27
又快到一年五一
不出意外
小志又收到了“红色罚款单”
怀揣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和半个月工资
小志前往婚礼现场
婚礼上
碰到了曾经的跑滩匠同学
(跑滩匠:指四处流浪无固定职业的人)
没想到
他混到了个很不错的工作
小志十分好奇地问了些问题
但他公事一问三不知,还十分拿大
小志同学的这种行为
在四川话里就叫“昆起”
安?啥子安?
我晓得“扎起”“扯起”“毛起”“雄起”
“昆起”是啥子起?
昆起,表达的是一种人情世态
那意思是说
这人神气活现的
什么事都忸怩作态,绷假正经
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话来说
有点类似于Strong哥/姐
再比如
朋友甲买了个好东西
朋友乙:
“看起来好好用,链接麻烦推我呢~”
朋友甲:
“哎呀,可能有点贵哦,你买得起不哦?“
朋友甲就是典型的“昆起”
“昆起”十分有来历
细究语源,来自川剧
川剧有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声腔,这其中的昆曲,原为昆山(今属江苏)一带流行的民间戏曲腔调,明初已有“昆山腔”,亦称昆剧、昆腔。因其曲调舒徐宛转,又有“水磨腔”之称。
后来,昆腔被运用于川剧之中,一般多用在戏中正面人物的小段“念白”中,川剧行话叫做“昆头子”。
毕竟昆腔那“喉转音声”、“舒徐宛转”、抑扬顿挫、清吟漫咏之风,与巴蜀乡音演唱习惯有些区别,乡人总认为,“昆腔”固然美妙,但舞蹈性太强、拐弯抹角太多,有时慢板紧唱,矜持有余而冲劲不够,圆滑过甚,而巴蜀味麻、辣、烫太少了点,唱者和听者总不过瘾,总觉得“昆腔”显得有些作态,做派假绷之像。
世人便将其借过来以喻世态,才有了“昆起”的方言。
与“昆起”对应的有“粉起”
“粉起”又是啥意思?
看完这个例子
大家自然就懂了
张大哥爱绷面子,好赶时髦,却囊中羞涩,荷包头没得几个银子,弄个名牌手机显摆,却是二手货;开辆车专在有熟人的地方晃,却是借来的……朋友知其底细,晓得这娃没得钱干绷,但都照顾他的面子:“张哥,有钱哦!手机耍名牌,车也开起了。在哪里发财来?”
朋友们对张大哥的境况心知肚明
故意用恭维话打趣
目的是给张大哥面子
这就叫“粉起”
这里的“粉”
是粉刷墙壁,是涂脂抹粉
不管是“粉起”还是“昆起”
尾巴上都贯之以一个“起”字
起,有“从”的意思,是介词
表示时间的开始
或者作行为的出发点
“起”字在这里
既可作动词解
亦可作动词后的语音助词讲
都是一个附缀辅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