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当昆曲妆面“下凡”朋友圈 宜兴年轻人用腮红画出千年风雅

更新时间:2025-04-12 17:51  浏览量:28

4月12日,宜兴保利大剧院化身“国风实验室”,一场名为“淡妆浓抹总相宜——国风大小姐主题活动”的昆曲艺术沙龙吸引近百位市民参与。

当天的活动以“戏曲妆改日常妆”为切口,将600年昆曲美学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符号,让年轻群体在“画桃花面、点绛唇”的互动中,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活动现场,江苏省昆剧研究会理事、宜兴市昆曲研习社社长高峰以《牡丹亭》经典唱段切入,用生动比喻拆解昆曲“载歌载舞、一唱三叹”的艺术密码。国风造型师君君手持化妆刷,将旦角“柳叶眉”的弧度、“桃花面”的晕染技巧拆解为“半面桃花妆”技法,既保留了戏曲妆的古典韵味,又适配日常通勤场景。

在“人均角儿”妆容体验区,年轻人排队领取定制化妆包,对着镜子尝试“贴片子”“画元宝唇”等戏曲妆步骤。22岁的汉服爱好者林雨桐兴奋地展示自己的“改良版桃花面”:“我在腮红里混了一点金色闪粉,这样拍照更出片!”她的朋友圈九宫格迅速收获50多个点赞,有朋友留言:“原来昆曲妆这么时尚,求教程!”

“我们希望把昆曲变成宜兴的‘城市表情’。”宜兴保利大剧院负责人透露,此次活动现场设置的“非遗美照打卡墙”,将昆曲水袖、折扇等元素与现代光影结合,吸引年轻人自发成为文化传播者。(周梦悦/文 何小兵/图文编辑)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