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正乙祠戏楼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昆曲传承:守正创新与高校使命” 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更新时间:2025-04-08 19:50  浏览量:31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湘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3月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青春版《牡丹亭》,确实年轻人爱看。舞台、服装、人物,都非常美。” 这一重要评价为新时代昆曲艺术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5年4月7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协办的“昆曲传承:守正创新与高校使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春版《牡丹亭》的重要评价为指导,围绕“青春版《牡丹亭》的美学表达与传承范式”“昆曲高校传承的创新实践与未来探索”两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雷虹和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主持。

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首演以来,在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青春美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500余场全球巡演,吸引了百万青年观众,成为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融合的典范。本次研讨会旨在探索昆曲艺术的守正创新路径,强化高校在文化传承中的使命担当。

任羽中在致辞中强调,昆曲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更代表着中国传统文人艺术的审美高峰。他表示,高校应成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思想策源地”,通过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传播等维度构建昆曲传承的“生态系统”。彭锋表示,北京大学将以“白先勇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为基础,进一步深化校院合作,推动昆曲教育纳入高校美育体系,助力昆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其他与会嘉宾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昆曲传承的经验与思考,为昆曲未来的传承路径贡献了青年的声音和多元的视角。

与会嘉宾合影

据悉,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镇,与昆曲艺术的渊源可追溯至蔡元培校长时期开设的戏曲课程。从1991年京昆社成立培养青年票友,到2005年首演青春版《牡丹亭》引发校园热潮;从2009年启动“昆曲传承计划”深化学术研究,到2024年推出“无域·北大中华文脉传承计划”推动跨学科融合,二十年间始终致力于将昆曲艺术纳入高校美育体系。

本次研讨会在昆曲传承上凝聚深刻共识,取得重要成果。未来,应以此为契机持续加强高校、各昆剧院团与社会各界的深度合作,共同守护昆曲艺术的古典性,让昆曲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动力。

作者:张湘怡

场馆介绍
北京正乙祠戏楼,原为明代古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成为商人聚会祀神的场所,至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正乙祠正式成为行会会馆,内建戏楼,全部重建工程约于公元1712年落成,至今,正乙祠戏楼已历294年...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前门西河沿街220号
乘地铁或14、15、22、25、44、45、48路到和平门站下车,南新华街路东
正乙祠戏楼